每個星期三晚上,通常,我會呈現遊魂狀,在整天,從早上九點,到下午五點(或七點)的課之後。
我通常習慣走回宿舍去,因為覺得,一整天的輸入和上課交流,需要讓身體動一動,有流動,才能消化。
這個星期三,上到晚上七點,下課之後,整個人放鬆,實在沒有力煮飯,又不甘心吃泡麵
(自己會抱怨:媽的,我都那麼累了,還用泡麵餵我)
好友兼樓友I常成為我的補給庫(宿舍兼營朋友旅行B&B的她,總有台灣食物會冒出來),我問她有沒有煮好的東西可以吃,剛好她正盤算著要炒米粉(台灣米粉就是有彈性又好吃,這裡的米粉,不知為何,就是好軟又不Q),還show一個一萬道食譜的網站給我看,沒有力氣又不想動的我,雖不知吃到米粉要多久,但只有吞口水希望她趕快動工的拚命點頭。
吃了炒米粉,肚子暖又飽,從四月回到大不列顛,可能忙著寫年度報告,都還沒想到家的我,卻開始想念小小島了,溫暖的天氣,真實的陽光,(英國天氣就是善變,星期日出太陽,星期一我坐在房內看窗外的雨下一整天,像台灣梅雨季。)好吃的食物,可愛的家人和朋友們。
我現在才會了解,也才會想,當我成為有一天成為父母時,會不會也像蘇爸蘇媽一樣,信任而不多問地,放手又接受心頭那塊肉一次又一次的出走看世界,接受一次又一次的大小離別。做小吃店的家可能真不太一樣,雖然小時候我常不想讓同學知道,總覺得開小吃店,我們要拋頭露臉,被全世界看光光,可是蘇媽常說:「我又不偷不搶,有什麼奇怪的。」慢慢地,家裡的小吃廣為人知,蘇爸蘇媽也成為我朋友的彈藥補給庫。有朋友們從美國工作回來後,第一站卻是我家。店在家樓下,所以隨時找得到爸媽,隨時有東西可以吃,隨時都可以又暖又飽,我有時攤著不說話,炒意麵或魚皮湯就出現。
我現在覺得,在奇怪的大不列顛天氣裡,身體和肚子又暖又飽,才是治療。
- May 29 Thu 2008 13:32
星期三,又暖又飽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