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這星期,受朋友的邀請,一起帶一個社區的兒童肢體工作坊。

今天,是第一天,或許是因為團體之間的不熟悉,或是對於上課仍有一個制式的習慣和概念,習慣大人,會示範,或是會叫孩子怎麼做,許多孩子,在我們邀請做,和別人不同的,做自己的動作時,往往,停在那裡,好像雙手雙腳,突然,都不是自己的了。
我感到驚訝。這些孩子,好動,休息時,互相追逐,跑來跑去,但對於工作坊中,「自己的動作」、創作,比如,跑一跑,定格靜止像拍照的,就比雙手YA!的姿勢,邀請換一個不同的,就停在那了。不知,是不是,孩子仍希望做"對"的動作,怕做錯或做不一樣的動作,仍在調適。或許,明天就不同了,孩子,變動性高,跟人跟環境一熟悉,整個人又很不同了。

不過,最讓我一直想為什麼的,是其中一個小組對我提出的問題。
在分小組活動時,女生A突然跟我說:「老師,可以請妳把我隔壁這個女生跟XXX換組嗎?就是把XXX換到我們這組來。」
她指了一下坐她隔壁,一個低著頭看地板的女生。
「為什麼?」我不明白地問。「因為我們四個認識,但我們不認識隔壁這一個女生,所以我們想把XXX換到我們這組來。」她說,而且說得非常清楚。
「怎麼可以這樣呢?哪有不認識,就把人家換到別組的。為什麼你們四個不去認識她呢?不問問她叫什麼名字呢?」我試著引導孩子。
這四個孩子又低頭竊竊說了起來。因為正在進行活動,我也就沒再進行話題下去。

我對一個國小五年級的孩子對我提出這樣的問題,感到困惑,感到驚訝。為什麼,對於不認識的人,不是想去認識,而是想要對方離開呢?這個孩子,是看到什麼,社會、學校、家庭裡的大人做的,而學習到的嗎?台灣的環境,一直以來,講求群體榮譽,講求遵守群體,不要去做不一樣的,社會的價值觀,對於不一樣,也不太給予太大的正面鼓勵;而在強調自主和獨立個體的歐美國家,鼓勵不一樣,鼓勵做自己,但對國家整體的榮譽感,卻似乎,也沒有因為做自己,就比亞洲國家少一些。

有時,不認識和不一樣,只是因為不了解,但一種想去了解的動機,一個開放的態度都沒有,又怎麼期待別人可以了解我們,又怎麼期待可以做到溝通呢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ytose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