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時候,頭腦一直不停地思考,想找出事情的原因,其實不太有幫助,有時,需要讓身體動一動,讓全身的注意力、能量有轉換,有流動,就會有不同的方向,不同出口和入口。
騎腳踏車,是我身體轉換能量的一種方式。
什麼時候開始喜歡騎腳踏車的?是從國中需要騎腳踏車上下課開始吧。腳踏車,開始讓自己覺得更有行動力,能去到比以前只靠自己雙腳更遠的地方;到海邊,騎上公路,騎到隔壁城鎮,開始拓展我的行動版圖。但到台北念書,運用更多大眾運輸工具,卻與我的腳踏車有了阻隔。於是,那時畢業後在台北開始工作後,即使只有到菜市場的短短五分鐘路途,仍騎腳踏車前去。
「有些事現在不做,就永遠都不會做了。」─電影「練習曲」
2007年的夏天,騎上腳踏車,實踐想了三年的環島夢,雖然騎的當下,都會想著「00XX,我為什麼在這個大熱天,在這裡騎腳踏車!」可是當自己在英國無助困難時,閉上眼,想起出發前爸爸仍反對生氣的神情,想起騎在花蓮縣道路旁的柚子樹、海岸山脈,想起由南迴公路轉進台東,清楚看見太平洋的那一刻,想起伴隨我們渡過每個炎熱中午的不同可愛小學的風口(我們一進到學校,就開始感覺哪裡有風往哪裡休息。)走廊或涼亭或辦公室,想起大太陽底下趕路卻碰到摔車的媽媽桑決定停下來陪她,而無法依計劃到中午休息地,只得在半路上的小涼亭休息,卻還有隻可愛的小山羊陪伴,好奇這意外訪客,似乎期待又怕驚嚇地靠近腳踏車的好奇神情。想起花東線上的各個讓我們借廁所、補給水份的警察局。想起摸黑騎車,最後和同伴在路上吵架。想起回家時媽媽覺得我變成某處蹦出來的小猴子的驚嚇神情。
或許,環島,沒有太多實質意義,但卻是,可以在內心,有種深刻支持的力量,陪伴著之後的人生旅程。
- Mar 30 Sun 2008 20:14
腳踏車.身體.流動.轉換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