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有的古老城市,都不是一天造成的。

古都之所以為古都,似乎不只是因為古老的各色各式建築,而是從古至今的生活、飲食、人民,接連延續下來而造就了其中更豐富的內涵。

帶著自己去過一些古老城市的經驗,帶著自己從小在同是古都的台南長大生活的背景,來到羅馬,想探就這個被人們稱為永恆的城市,又是關係到西方文化與語言發展的發源地,會是什麼樣子。

我發現,探索羅馬,跟台南一樣,最適合的方式,是走路。

延續三年前在佛羅倫斯的經驗,再次應證義大利人跟台灣人駕駛的態度相近,
塞車時、被人擋住去路時,喜歡猛按喇叭;等待紅燈轉綠燈時,開始加油門蓄勢待發的聲音,綠燈一亮疾速向前衝的態度,
都讓我想起台灣。而英國朋友C有個有趣的描述,在倫敦的交通是人車都卡成一堆,但英國人善於等待,有禮貌,不太按喇叭,但所有不舒服的情緒都往內縮;
在羅馬的大馬路和交通是非常自由而狂野的,不爽的按喇叭、呼嘯、義大利人的情緒直接不隱藏。


義大利人的直接,這次我有個深刻的體驗。

某天傍晚在超市等待結帳,長長的隊伍終於輪到我,但結帳先生一看到我有未過秤的水果,要我回到蔬果區自己去過秤量價格,再回來。
我用破爛的義大利文夾雜英文問我是否要再排隊(天哪,我肚子餓扁了,絕對不想再花時間排隊),他只直直地瞪著我,把水果塞回我手裡,指著背後的蔬果區,拉里拉雜地說了一堆,我沒有再多說。排了第二次隊,輪到我,一切順利,付錢時,才驚覺,我忘了把大鈔都已鎖進旅館的櫃子裡,原本帶出來的錢也花在買門票上,
我拿出僅有的五歐元,再度用破爛的義大利文夾雜英文 ,試著表示我不是故意的,我沒有足夠的錢可以付,能否讓我退一些東西。
他可能累積了一天的上班疲累,他直直地瞪著我,開始大聲地,加上手勢,我雖聽不懂他說什麼,可是從他豐富的臉部表情和上半身姿勢,我知道他在生氣、罵人。
他真可以比美民視八點檔連續劇的演員,非常生動而直接。排在我後面的媽媽,也加入陣容,先是搖頭,然後也開始碎碎念,表達她的不耐煩。
我卻什麼也沒說,只有拿著我不要的東西,揮揮手,無奈地,試著用微笑搏取一些同情和原諒。

結帳先生念夠了之後,大聲地呼叫來另一位先生,我以為是經理之類的人。回頭一看,來了穿著像外國賣豬肉那樣,又有點像醫生白袍衫的先生,拿了一把鑰匙,插入收銀機中,結帳先生又一邊碎碎念,一邊退刷我退回的物品。

比起冷漠出名的巴黎,禮貌(或是有距離)的倫敦,直接的羅馬,卻更讓我想起小小而溫暖的台南。因為台南,天氣和人們,似乎都比較溫暖。

藍眼睛先生說,義大利人都把最好的東西留在國內,因為我滿足地跟他說,我在羅馬買到美味多汁又便宜的義大利產的桃子、蘋果、西洋梨,那在英國吃到的義大利西洋梨,似乎都是次等品了。那我們台灣,怎麼都急著把好東西外銷出去,連人才有時也留不住。

(待續)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ytose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