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打電話回家時,蘇媽媽很興奮地告訴我她最近碰到了一個外國客人。

那位外國媽媽,有天騎腳踏車從我們家店門口經過,看看我們家賣的菜色就走了。
不久又繞了回來,走進來看看我們家擺的菜,開始了外國媽用簡單的中文,蘇媽媽用簡單英文溝通的趣事。

蘇媽媽總是有著好奇和不怕生和嘗試的精神,
她用著簡單的英文和我教過她的幾個句子(welcome to Tainan等等),竟也能得知這外國媽媽有兩個兒子,一個在美國,她是來找另一個在台南工作的兒子,
還能介紹九層塔煎蛋(外國媽媽指著九層塔,蘇媽說Egg,Egg,外國媽媽點點頭笑了笑,說'好'。九層塔煎蛋就出爐了。)
還提醒外國媽媽騎腳踏車要小心(bicycle加上 car, 很多)
還能說我在英國研究所(My girl, England, study,研究所)

外國媽媽三不五時就會到我們店裡買九層塔煎蛋、炒高麗菜等等,我相信,以蘇媽媽的肢體語言和熱情,未來外國媽可以品嘗到更多不同菜色。

其實,語言,不就是這樣嗎。很多時候不敢說,只能笑,但其實可能都知道單字或句子,
我們可能長久在考英文的陰影下,什麼有關英文的都有被評分和成續的好壞壓力,
於是,怕開口 ,怕說錯,怕被人笑,
可是,語言是用來溝通和互相了解的,若能不怕錯,沒有被評分的壓力,
只有想彼此了解的動力和誠意,就是語言最主要存在的意義了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ytose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