垃圾暖身
課程一開始,Sue問大家,有沒有人很不想做暖身的?「給我不想做暖身時的反應,垃圾暖身…」大家笑了笑,Sue請大家來試試意願的各種程度,清楚地分成很想(A)、中等(B)、不想(C)三種。很想的人就在中間開始隨意暖身,中等的在外圍,不想的就在更外圍,隨自己意願在這個空間裡找一個自己想待的位置。

Sue引導A去試試B,帶入團體中,再去找C,如何分辨對方有意願加入?
「視線有無交集」、「腳趾頭在動」、「在笑」…大家紛紛說自己的觀察。

Sue:「我不要你們只學到美好、順利的暖身,你以為大家每次都會高興做暖身開始嗎?有人不做就是不做,或是心不甘情不願,想想垃圾暖身的情況。」第二次Sue讓大家互換角色,試試不同的程度。這時Nicole是C程度,極度抗拒地躺在地上一動也不想動,我試著過去,像竹竿舞那樣,繞著踩著她的身體空間,Sue一看到,立即教學:「在孩童團體裡,常常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;可是這樣可能會讓彼此受傷、摔倒。」Sue邊示範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邊說明。

可以怎麼做呢?Sue趴下,慢慢地靠近Nicole,輕輕地碰她一下,Nicole生氣地要她走開,Sue馬上翻身,問:「那這條線、這樣的距離可以嗎?」Nicole:「不行!更遠!」Sue又離遠一步。Sue建議,有時可以寫紙條給對方:「當你準備好,我們會在這裡。」或是「你還好嗎?」等等,當然有時對方會生氣地用力地寫下:「NO!!」或把紙扔地遠遠的。

Susana問Sue,如何同時顧及團體裡少數不想做和多數想做的?
Sue說:「治療師在帶團體時,有時可能要分散注意力去觀照到全體,可是治療師不用什麼事都自己包辦,可以帶著團體一起去想怎麼辦、去照顧少數的人;常常只要一問可以怎麼做,孩童就會開始七嘴八舌地說出許多想法。」

我在想,老師和治療師有什麼不同呢?依自己教學和成長經驗,老師更重視團體秩序,重視教學內容的給予,對於少數進不了團體的學生會有邊緣情況產生;而治療師重視團體韻律速度的流暢,常常是要隨著成員的步調,從他那裡開始,或讓他在那裡準備好,引發成員更多自己的內在工作和意識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ytose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