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要花多少時間才能相信自己呢?對自己有信心呢?尤其換了一個新環境之後。

今天不知為何,自己開始可以大大方方地說英文,不再那麼害怕,覺得自己的英文很棒,不再像前陣子那樣,有種害怕開口的恐懼在,怕被評斷,怕被取笑,所以很少開口,很不想開口,只想安安靜靜地躲在自己裡頭,雖然有時免不了要說話,或是另一個自己鼓勵自己開口說說看,可是總是有點累和害怕。

那今天是為什麼呢?是哪一段讓自己願意開口呢?

好像是在舞蹈治療歷史的那節課裡,Geoffrey請大家說說上次第一節課之後的感覺,並分享要大家回家尋找有關和儀式有關的舞蹈(ritual dance)的資料時(覺得這樣的點子很好,大家彼此找的不同,分享的東西也不同)。以色列的Gilat和希臘的Georgia說上節課有點太重,可能也是英文不是母語的關係,很多東西要再轉一層才能了解;Geoffrey說抱歉,自己有時候說太快,聽不懂一定要再問清楚,後來我和Susana在對彼此的上課資料時,他走過來,問我們可以嗎?有沒有哪裡不了解的?我們就進一步問清楚,我覺得他人很好。我會想去跟他說,謝謝他的友善。這些也讓我覺得,就像Nicole提醒的,英文不是母語沒關係,可以運用中文或其他好處,把他放大,對自己要有信心;突然覺得,自己可以做到的,不再像之前那麼害怕,好像從小雞變長大了。

輪我介紹時,蘭嶼的勇士舞和頭髮舞,讓大家驚奇,男生、女生不同的舞和社會角色,這是我第一次在大家面前,說這麼多話,用英文,大家看來都能了解,加上舞蹈動作,最後獲得大家掌聲,讓我覺得,很高興,為介紹台灣而高興,而且發現很多外國人找到的幾乎都是亞洲的資料,像斯里蘭卡、巴里島、印度等等,也談到很多儀式舞蹈中,外在動作和內在反應的連結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ytose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