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我知道,最好的學習,是要獨立學習、獨立思考,可是有些時候,我還是擺脫不了之前累積的舊習:「習慣等待,站在講台上的老師直接告訴我答案,或要怎麼想。」

可是,現在上的課,沒有講台,有些時候去老板家裡上課、報告每星期的實習狀況,我的老板很有趣,她從不說應該怎麼樣,我們問一個問題,她會先丟回來問我:「那你怎麼想?你認為?」也從來不直接告訴我們答案,而是一步步引導我們去思考、去經歷,要我們自己去說去想,如果有接近的想法,她的眼睛會亮起來,再問:「對對對,接近了…」要我們再往下去挖掘。

比如有次我問:「舞蹈治療和治療性舞蹈有什麼不同?」正當我滿意自己的問題被老師稱讚為好問題時(我們是不是早已習慣要討好老師?所以自己也像小學生,高興被老師稱讚問好問題。)她馬上丟回來給我我們:「你們覺得呢?」她見小組裡默聲不說話,又說:「這樣好了,我們先來想想,舞蹈老師的舞蹈課可以帶給人什麼?」「活動身體。」「表達情緒。」…等我們開始丟出不同的一個個小答案,她一一寫下來,再問我們:「那舞蹈治療師可以帶給人?」我們又默聲不說話,她說:「就我自己而言,我自己的想法是,舞蹈課帶給人的東西,舞蹈治療也可以做到,但更多的是,引發人自己內在深層的工作與認識自己,現在可能很多舞蹈老師也在舞蹈課做到一些內在的工作,但治療師有更多心理專業方面的訓練。」

其實,我有時候對這樣的方式,有點失去耐心,當老師丟出一個問題要我們想,當我們好不容易(或是不敢亂說,好不容易擠出一個自己覺得好的答案),老師卻笑得更神秘地要我們再想再說,或是又問另一個問題,有時候,真的,很想抓住老師,大叫:「我不要想了!給我答案!」因為要一次一次去想,除了不習慣,也很累。

有次同學對於實習被特殊孩子拿玩具打的情況生氣,老師不馬上評論,要我們馬上角色扮演實際情況,再分別問我們看到什麼?想到什麼?我們說出不同的想法,沒有接近老師想法的答案,她再就單獨問題,做單獨動作,要我們直接反應,不要想太多,我當下的反應:「喔~你想讓我看這個東西嗎?」把東西接了下來,老師拍手大叫:「就是這個,自閉症的孩子,有時對物品的注意比對人注意力高,如果能轉移至物品上,和他們的溝通也較能進行。」

我太習慣老師給答案,自己不習慣思考,不習慣問自己想什麼,習慣有標準答案,就背著對著走就是做學問之路,或許是考試之路;可是來到這,沒有標準答案,老師總是說:「我的不是唯一答案喔,你們可以聽聽參考,最重要的,是你們怎麼想喔。」從知道自己想法開始,我想,也是認識自己的另一個開始。

waytose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Dec 09 Sun 2007 19:28
  • 等待

今早起來,我明白的是,
若是,目前,我們能踏出去的,就只有這一點,只能到這樣的距離和深度…
其他的,就讓給時間,去等待。

waytose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Dec 09 Sun 2007 02:53
  • 比較

我發現,我不再比較小小島和大不列顛,
因為,兩個,本來就不同,
我發現,沒有什麼好比的,也沒有必要比較,
如果,比較,是為看見更多的好,或有更多的進步,
那,是不是要先認同自己,先看見自己的好,先接受自己,
才能知道比較的意義?勝過於否定自己,肯定別人?

我開始接受,我來到大不列顛,
最先接受的,是距離感,
(同樣兩個小時的車程,小小島可以換到不同城市,在大不列顛裡,我仍在倫敦裡打轉。)






waytose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Dec 09 Sun 2007 01:44
  • 改變

我發現,自己在轉變,心裡面,想法,看世界的角度,連身體都是;
透過一次次的書寫,一次次不同的事,在一次次的看見自己裡面,重新整理自己,和自己和好,接受自己,
繼續我的生命旅程。

waytose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今天一整天,倫敦的天氣,就像台灣的颱風天,刮大風下大雨,而溫度,是八度。

回憶入學的電話面試,Sue似乎其他什麼問題都不太重視,卻一直反覆地跟我確認,
「妳自己一個人來念書,妳的support system是?」「妳如何處理和面對妳的壓力?」

回答問題的我,那時在台灣,完全毫無困難地,肯定無疑地回答:
「找朋友談,透過書寫,透過運動來抒解…(叭啦叭啦…任何聽起來漂亮、高度正向的答案)。」

現在人在英國的我,面對不同文化(當我的戲劇治療師要我形容我的文化衝擊有多大,我想了想,笑著說:「像倫敦的雙層巴士那麼大。」)、不同語言、自己一個人在不同的國度,
我突然發現,自己的支持系統好薄弱,我要怎樣靠自己的雙腳站立起來?
而我是不是一直用同樣的角度在看事情?在做事情?

今天早上,突然好想念水,好想念游泳,好想念被水包圍的感覺,所以不管天氣,不管價錢,
我要為自己做些事,我要去游泳。

一開始,自己一時大意,沒注意到游泳池的深度是從這頭的一米二,另一頭漸深到三米四,
一下子游到另一頭時,加上太久沒游,覺得需要站起來休息時,
突然和以前習慣的游泳池經驗不同,這時踩不到底,一時心慌,抓著旁邊的線,才發現自己非常害怕,在發抖和掙扎,我一直以為,自己會游泳了,會浮潛了,會在海裡游泳了,可是,這時的我,面對新的游泳池經驗,不知為什麼,竟讓我驚嚇和顫抖…

走回淺的這端,浸在水裡,我要自己再試一次,我告訴自己,我可以,我會的,
可是仍只有到三分之一,就轉身拉著線,游回來到這端。

爬上岸,回到更衣間洗澡,卻止不住地在裡頭和著嘩啦嘩拉流下的水哭了起來…
面對自己的不能和驚嚇,面對新的改變,面對不同的自己,竟是如此地沮喪…
去捷克前的那個「逃」,漸漸地浮現,釐清,是不是在逃避,一個不太認識的自己,可能是生氣的,可能是害怕的,新的自己,心裡的自己,辛苦的自己,有著小小聲音,想被看見。

而目前,我能踏出去的,就只有這一點,只能到這樣的距離和深度…

waytose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生氣,是什麼樣子?是什麼顏色?是什麼形狀?

不知,是不是家教或是教育?告訴我們要和平待人處事,
所以,以前每次生氣的時候,自己沒有釐清,為什麼生氣?就直接習慣隱藏那些生氣和能量,
還有對不同關係(工作、情感等等)的憤怒,現在,所以一切都慢慢地在重新撥開,一一重新學習,如何表達、與自己和好、和接納自己生氣的樣子和情緒。

(有個老師說,她常習慣做某個姿勢,某個動作,某些反應;有天有人問為什麼做?她說:因為我媽媽、哥哥都這樣反應,所以我也會這樣反應。那個人回:妳不用啊!妳可以自己決定自己要怎麼做啊。或許,從小,我們家裡的人習慣躲避生氣的人事物,不是安靜聽教訓的份,做乖小孩,就是閃得遠遠地,看不見就好。卻不知到底是為什麼?所以我似乎也習慣躲避生氣的人事物,包括自己。)

生氣,也是好真實的情緒,為什麼沒有學習到怎麼表達?可以怎麼抒發?可以怎麼搞清楚生氣的理由?
於是,今天,在治療師那裡,當她問我,想對某個代表物說什麼做什麼時?我有點,只是有點,狠狠地踢了某個代表物。

回到家,站在鏡子前,看看當自己生氣時的表情,眼睛睜大,鼻孔放大,拳頭緊握,整個身體僵硬,

嗨!生氣的自己,好久不見。





waytose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Dec 05 Wed 2007 05:47
  • 逃離

今天,還是逃離了實習,不知逃離學校?逃離學生?逃離老師?
逃離曾經熟悉的互動?還是逃離我自己?

今天到肖像美術館(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)看看地鐵廣告常看到的一個展覽,
他們舉辦的2007肖像比賽得獎作品:
http://www.npg.org.uk/live/ppp2007index.asp

我相信,相片會說話,當面對這麼多的生命故事,我仍在想,
當治療師面對一個一個帶著生命故事前來的個案,
如何能清楚分辨,那些是屬於個案?那些是屬於自己?
而不陷入其他人的生命故事?

走入肖像展中,一張一張相片,不同面孔,
不知為什麼,突然就像海浪一次次打來,
覺得自己快被淹沒,花了點時間才站定,才能一一定著仔細觀看,
才能當不同的生命故事的觀眾,以及看不同的攝影技巧。

waytose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東西可以組合,可以分開。」「注意過嬰孩怎麼開始探索環境嗎?我們的身體就是第一個環境…嬰孩最常做的…」Sue邊說邊把自己的手放進嘴裡「記得嗎?我們從我們的身體感覺經驗學習起的。嬰兒常常把許多東西第一個反應就放進嘴裡,然後出現的表情可能是…」Sue的臉部表情擠成一團,很好笑的表情,就像嬰兒對不知名的東西,有種不舒服,卻又第一次經驗的新奇表情。
「從嘴巴試味道開始,到摸索臉部、身體各個部位…留個你們去想,去注意,在通車時,在吃飯時,想一想,自己小時候怎麼開始探索世界的…」
「接下來…」Sue把大包包裡的東西傾倒而出,裡面是一條條大小長短不一、各種色彩及樣式的布「請你們用這個空間的東西,滅火器不行,加上我帶來的這些東西,先想好起點在哪裡?」Sue要一個人選擇起點的位置並站定在那。

「好,那二個人一組,創造各種關卡,從起點延伸開始。」大家分組開始拿起各種布、搬桌子、拿紙捆、拿「地滑小心走」的牌子、衣服等各種可以用的東西,從起點開始,Sue當起小朋友,一一試每個關卡,不時以小孩角度,說:「太難了!我迷路了!」「從哪邊出去啊?」「接下來呢?要怎麼走?沒有關卡了…」給我們難題,一陣手忙腳亂後,完成如下圖的關卡,


我們再一個個實際去玩一次。

「再加上一個讓你們回去想,上、下、左、右,我們是怎麼學會和感覺的?」

waytose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Dec 03 Mon 2007 03:05
  • 權威

最近開始在英國小學實習做觀察,準備明年挑選實習個案;
或許是之前當老師的關係,或許更深的是自己從小對權威、對老師的互動經驗,稱得上好的沒幾個,
所以不知不覺,無意識地,竟也把觀察重點,放在老師跟學生的互動上面,
放在老師的講話、穿著適宜、教學方式、管理秩序上面,
不喜歡學生需要討老師、討大人歡心,不喜歡嚴格的老師、不喜歡會罵人的老師,
當我昨天跟老板meeting時,剛說完我的觀察,老板才說沒幾句,我就覺得被點了好幾下
(很有趣,卻沒有不舒服,只覺得她當十幾年的治療師和督導,功力深厚啊…)
:「我覺得妳做的觀察非常好,只是,重點還是要回到小孩身上;
不過,或許,妳看到的這些部分,有些可能有妳之前當老師或被教育的影子或經驗?
或許,是妳覺得不想再當老師的這個部分反映出來,所以現在妳選擇做更深入的治療師?」

晚上回到房間,不開燈的黑暗,我攤坐在地上哭了起來,不是怕黑,而是看到和感受到,那個最深的自己,
仍是需要更多與權威相處或對抗的經驗和支持,因為即使現在長大了,碰到權威型的人,
現在可以不逃了,可是仍是非常疲累,
因為才發現,心裡那個小小孩,仍是有著擔心,擔心又失去、被剝奪了自主的權利,
厭惡要再次假裝聽話的好孩子,只為討好老師或大人;
於是小小孩碰到權威,開始想逃,開始更想搞怪,開始更想做自己;

此時此刻,我不是那個被朋友稱讚背著大背包就可以自己實踐旅行大夢的獨立、勇敢女人,
(是不是說久了,自己也被這樣的形象定住了?)
是一個跟同學打架被老師罰在全班前掌摑自己嘴巴的小學女生,
是一個想盡辦法要討老師、大人歡心的小學女生,卻忘了自己真正想法;
不知道可以怎麼說自己的真正內在需求?不知道可以怎麼說我不會?我不能?

很諷刺的,我竟又成為老師,上課、教孩子怎麼表達「我不能、我不舒服」,對待孩子,
沒有意識到有些時候成為過去經驗與自己的反射,可能厭煩的是那樣的反射而逃避,
而選擇成為治療師,可是現在才明白選擇的是一條最難最真實的路,
現在又要去觀察互動,又要真真實實地面對那個最深的、最害怕的自己,要重新學習,或是解套。

我知道自己開始在晃在逃,今天又想逃去外面走走;
我看到那個對權威有著太多疑惑的自己,自己不想寫字、不想去看、不想面對,
仍在晃盪,我允許自己去晃,去逃,允許自己迷路;

我逃離了前一個很像老師,感覺在告訴我什麼是對的舞蹈治療師,
上這星期四去見另一個戲劇治療師,
我的感覺,她就是她,不是老師,也不是戴著治療師那頂高帽子,
之前一些經驗以來,我以為,諮商或治療,就是一去,就坐下來談,
可是,這次,我們介紹彼此結束,她拿出兩張A4色紙,
要我隨意各畫上一些圖形,然後在一張的圖形裡寫自己想要的治療關係或內容(比如說喜歡這個空間嗎?)
另一張寫不喜歡的,我愣住了:「我從沒想過這個問題。」
她微笑:「當然要想啊!這是妳的治療,由妳決定,我們再來看看我能不能符合妳的需求,
妳再決定要不要一同工作。」

真的覺得,人生,就是不停地嘗試,才知道生命的滋味啊~
我喜歡她的工作空間、空氣裡暖暖的香草味道、不同文化擺設,她可以點出我想說的,或是我沒有注意到的,
(才發現,我們常常把未竟事藏進潛意識裡,之後卻點滴深深影響著我們的說話及動作…)
或是我最深的意思,我卻沒有被人發現祕密的害怕,卻有點可以了解,有點像自閉症的孩子,
終於發現被人了解及聽得懂話的感覺。

覺得放心,期待下星期四的開始與她一同工作。

waytose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每天吃的食材,有想過怎麼來的?來自多遠的地方?當地?當季?
倫敦農夫市集,在倫敦有十二個市集,這家民營單位,開始的期望,
是給農夫更好更直接的收入,也讓消費者能接到更新鮮的食材而成形,
都是當地當季,讓食物旅程(food mile)不遠,節省能源,
所有食材或商品都是來自離倫敦不超過一百英哩的距離。
其中一個位於維多莉亞車站附近的星期六農夫市集


網站連結
http://www.lfm.org.uk/index.asp

waytose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捷克旅行,剛好把自己的適應期一分為二;
去之前,覺得自己就像被丟進洗衣機裡頭,
每天自己就像在洗衣機裡頭,轉啊轉,忙碌不同的事,忙完一件另一件又跟著來,
心裡想著許多事情;多希望能有個人幫我按暫停鍵,讓我可以爬出洗衣機,
晾乾、看看自己的樣子。

於是,我自己,想盡辦法,按了暫停鍵。去了捷克一趟。

回來後,覺得即使再累,但也有心理準備要面對所有事,
像是騎腳踏車環島,有考驗意志和體力的上坡,可是也有愉快無比的下坡,
也有規律平順的平路,在異國求學生涯裡延續著旅程。


waytose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暖身是什麼呢?
這是第五節技巧課,Sue繼續要我們想的問題。

「當碰到行動不便的個案,可以怎麼做呢?」
「最重要的,是回歸到最簡單的動作。」Sue強調。
「所以,今天,要讓大家想想,小時候開始學寫字的感覺,我們來玩個遊戲,我知道,大家的習慣使用的語言不同,這次我挑選的是英文。」
Sue給大家幾張A3大小的白紙,對摺,兩面各畫上四條線,再墊個本子,放在胸前(自己不能看),先用左手(慣用手的另一手),寫自己的姓。
「看看你對面的人的字。」坐成圓圈的我們可以看見彼此的字,有的人歪歪斜斜,有的人卻可以幾乎很準確地寫在線上或線邊。
「接著,請寫dog。」「goat」Sue又念了幾個簡單的單字。
「請大家翻過來看看。」看了自己的字,不約而同的反應都是大笑。
「接著另一面,請大家寫一個句字。」
「接著,請用慣用手,寫自己的名字,可是是鏡裡的影象,待會我拿鏡子給你們照,從鏡裡可以讀到正確的字。」
「接下來,請大家來想想,寫字需要…所以是I had to…」
知道如何拼寫字母、字母排列順序、大小寫、不會擠在一團、書寫的方向、寫在線的上方(對上下、左右的方向感)、字母的形狀(弧線、轉圈、直線、點)、記憶力、如何握筆、視覺化(用指頭描)、專心。
「那感覺是?I felt…」
受挫、好玩、驚奇、困難、痛苦等等正反面的感覺。
「所以這些感覺,我會怎麼去對應?So I …. To cope…」
開玩笑、大笑、不專心上課、做白日夢、不遵守規定、尿遁、裝病、假裝你很忙、假裝你有在做、打擾其他同學(我不會做,大家都不會做,這樣不會覺得太孤單。

「想想你自己的經驗,你當初的感覺是?你可以做的是?做不到的是?有找幫忙嗎?如何尋求幫忙?」Sue提醒大家回歸到最基本來思考。
(哇~我們真是如何學會寫字及許多基本動作與技能的?要有這麼多能力和時間才會學會,加上不斷地練習;可是我們長大後,早已習慣了許多動作,都忘了剛開始學是這麼的不容易的感覺,回想起自己小時候,國小階段,非常不喜歡課堂的東西,或許因為受挫或學不會,常常裝病(什麼痛幾乎都用過了)不想上課,或是從學校打電話要媽媽帶我回家。)

waytose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今天搭公車時,一層的公車(倫敦的公車有些有兩層)擠進一班大約二十個,可能是二年級的小孩,加上一個帶頭的老師,頓時整輛公車滿滿的,沒有任何移動的空間;才發現,因為大部分的視線仍清楚,因為小孩的身高就只到窗戶邊底或高出一點點,所以其實沒有像全車都是擠滿大人那麼地不舒服。

覺得有趣是,如果是以前當老師的我,可能不會使用這樣的交通方式,或許就用走路,或許選擇公車是最便宜的交通工具,可能還是會覺得不好意思,低著頭,不會像眼前這個大約三十歲,短頭直髮的女老師,可以這麼肯定、自信地說話,字句分明地,上車前「嘿,小傢伙們,我知道我們已經等了二十分鐘,可是不要擠,不要擠著上車,我們都可以上車的。」(是一種信心喊話,我發現,尤其當小孩擠成一團,小孩可能對於眼前是什麼都看不清)擠進公車後,小孩當然會拉里拉雜地交談,興奮地東張西望,確定自己的好朋友在旁或可以看到彼此,女老師提醒:「嘿,小傢伙們,你們可以幫忙的就是維持安靜,不要說話。」接著女老師一一確定站立的孩子有可以扶持的把手或地方,如果沒有,就告訴學生:「你可以拉著我,這樣站得比較穩。」過了大約三站,他們準備下車,女老師提醒學生:「嘿,小傢伙們,我們要下車了,要跟大家說聲謝謝,謝謝大家忍受我們的吵和造成的擁擠,請說…」「謝謝。」所有小孩齊聲說。

下車前女老師回頭看看在最後頭的學生,提醒他們下車,並開玩笑:「如果大家看到任何一個學生忘記下車的,請把他們送回學校去。感謝大家。」

覺得從頭到尾,女老師的態度很輕鬆,可是又很有紀律地,要求學生不可以或可以做什麼,讓大家也可以輕鬆地接受暫時的不便或吵雜,也都可以理解地笑笑,好欣賞女老師這樣的對應方式,突然所有事本來就不太嚴肅,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渡過,和減少彼此的壓力。

waytose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當一個治療師,不同於老師,沒有太直接或命令式的話語和動作。但同樣地,也因應各種不同年齡層的個案,需要接觸不同的文化與流行事物,有助於了解自己的個案和個案被影響的因素。

有時要青少年做熱身,可能不是件太容易的事,但只要一放偶像的音樂,什麼都不用做,他們就會自己動起來,比如對英國的青少女而言,可以放「布蘭妮」。
(記得之前在台灣帶青少年時,蔡依林或是周杰倫就是最好的音樂,一開始自己不喜歡這樣的音樂,覺得自己早已離開那樣的年紀,可是隨著他們聽著一陣子,從音樂、歌詞內容,真的可以有更多了解他們想法的機會、知道他們藉此小小吶喊自己想法。我在想,許多的老師和父母,常常抱怨不了解孩子,可是當知道孩子喜愛的事物、音樂、偶像,若是可以不要先批評,比如說:「那個衣服是穿怎樣?褲子這麼低…」(誰會高興自己喜愛的人事物被批評得很難聽呢?)可以先試著陪伴,試著聆聽,至少是個機會。)

通常一放布蘭妮的音樂,特定的姿勢、動作,青少年就會自然而然地跳、模仿,對這階段的青少年而言(不管什麼國度或文化),都期待著趕快長大、成熟,而偶像的音樂、造型、歌詞,提供某種身份認同或角色扮演,治療師需要了解他們喜愛的是什麼,讓自己有更多與個案溝通的橋樑和話題。而在音樂的媒介下,動作的訊息也可以抒發情緒,或是某種心裡面不太敢表達的自信。團體的合作及溝通(誰要當布蘭妮、誰要當襯托的舞伴?)治療師的角色是支持團體,引導團體共同工作去找答案,並不是提供答案,可以讓他們自己去協調,可以適時地提出:「或許,可以大家是布蘭妮?」

歌詞的意思有時可以傳達心裡不敢說的想法,比如說有句歌詞’’stronger’’,音近’’stronger girl’’,Sue分享,在唱這句歌詞前,她會問:’’Who are we?’’ ‘’Stronger Girl!!’’治療師適時地運用字句,帶領團體。這時Sue說錯了歌詞的點,需要多幾一段音樂才會又回到那句歌詞,Sue只是笑笑,手一揮,就帶過了。Sue強調:「不是要做完美的治療師,犯了錯,也讓孩子知道,大人也是會犯錯,可以犯錯,不用感到不知所措。」

有些害羞、不太有自信的孩子可能會模仿別人的動作,治療師不需要制止,或鼓勵去做他自己的動作,就讓他們模仿,某些時候,需要走過特定的過程,才會更深層的東西跑出來。

這節課Sue要我們帶二樣平日生活最常用的事物來分享,先要大家不說東西名字,單單敘述,大家一一敘述了顏色、長短、功用、觸感等等,以及會讓自己想到身體的某個部分。Sue笑說大家的描述都很成人,她拿起一支木湯匙,拍打地上發出聲響,說:「記得一歲大的孩子是這樣認識東西嗎?記得你是孩子時是不是也會這樣做?」接著要大家把所有東西集中到中間,共同排在一起,再分享大家用字、最長不要超過一句話,形容這樣的組合或想到什麼?圍巾內包著護唇膏,一頭直立,延伸圍繞著組合,雨傘立著後頭、梳子插在鞋子上,湯匙勾在筆記本的圈圈上、還有郵票、手機,「放假」、「城堡」、「小島」、「像一條吃太多東西的蛇」,Sue:「大家的描述有很成人的,有小孩的,不管觸動自己的部分是什麼,或是你可能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要做這個東西?我只是鼓勵大家,多試著用不同角度去想,去看,尤其對孩子的部分,比如說孩子的角度會是我們蹲著時…」Sue這時彎下身子,問一旁,圈圈中唯一蹲著的我:
’’那條蛇在做什麼?’’ ‘’他在喊叫(He is shouting.)’’’
‘’什麼?他在叫什麼?’’
‘’他在喊叫’’
‘’叫什麼?’’
‘’嘰哩呱啦喳喳鳴鳴…’’我隨意發了蛇的聲音。(其實很有趣。)

「多去觀察,多去想想,孩子喜歡的是什麼?孩子會怎麼說?」Sue建議。

waytose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Nov 15 Thu 2007 06:26
  • 魔鬼

旅行是善良的魔鬼,
總是誘拐人去找尋,去追尋,它的步伐,
甘願為她犧牲,只願全心向她奉獻:)

從原來的生活軌道出走,離得遠遠地往回看,
重新找回許多力量,覺得自己太緊張,對許多事情
看清許多事情,或還是看不清,可是就讓自己慢慢去找尋,
學習專業、和最重要的,生命的旅程

布拉格─查爾斯橋一景

waytose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