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現在了解,為什麼外國人對於豆漿仍是一付病人喝的營養品的態度。
先是包裝是利樂包包裝,而且黃豆成份只有6%~7%,加了一些不知是什麼的東西,
有些還是有機的,可是,口感喝起來,就是有種油油的奇怪味道。
- Sep 23 Tue 2008 16:16
豆漿
- Sep 22 Mon 2008 15:22
Transition
在安靜中,看看自己最近的轉變;
從台灣回到英國,從搬新家到熟悉新環境,從一個人回到兩個人,從放假回到工作和學業,
許多的轉變帶給我衝擊、驚喜、很多的發現。
- Sep 08 Mon 2008 14:42
快快種下我的根
有沒有這種經驗,覺得,整個人像在空中飄浮?
時差和換個環境,就讓我有這種感覺。
從溼熱的南台灣,回到溼冷的英國,皮膚很快地反應乾燥,我只好不停地抹上乳液。生理時鐘也因時差需要調整,
整個人感覺像原本著根的植物,從小小島被硬生生地拔起,然後又惡狠狠地被拋在溼冷的大不列顛。
換了新環境,新室友,需要時間重新建立自己的生活,需要時間和力氣來著根。
望著凌亂的房間和東西,只能努力在昏睡和清醒中,試圖要快快整理出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,快快種下我的根。
- Aug 30 Sat 2008 23:40
會笑的太陽花
我覺得,自己像一朵會笑的太陽花。(粉紅色或是橘色或是黃色都可以,看我穿的衣服或心情而定。)
今天,是個里程碑。
我,打開了個案報告,重新寫重新念書,好像代表也接受了之前的困頓時光,接受了感情中受傷的自己,不再高昂起頭,死不承認自己受傷。
也學會,疼惜自己,喜歡自己,和自己和好,知道,怎麼對自己好,也仍在學習,怎麼去真實表達自己。
所以,這一朵太陽花,會向著心裡的光,慢慢地繼續生命的哩程。
- Aug 30 Sat 2008 14:12
焦慮和害怕背後
今天,我了解到,原來焦慮和害怕背後,帶著的是不相信自己。
而且,沒有任何事可以阻擋我,只有自己。
害怕、擔心,更多來自自己的想像,如果,對生命Say Yes,
對所有來的人事物全然接受,就可以更全然地感受。
- Aug 29 Fri 2008 08:51
出國念書
許多朋友一直問我,怎麼可以出國念書的?
尤其在一個不景氣的年代裡,沒有雄厚的財力資源或家庭背景,出國念書,怎麼去?
我一直相信,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裡面說的:「當你真心想要完成一件事時,整個宇宙會聯合起來幫助你。」
我兩年前覺得不可能,只能在心裡想想計劃深造的專業,可是一想到昂貴的學費和生活費,
就還是搖搖頭,放在心裡。
但我很努力地存錢,住家裡吃家裡,月薪的一半都存進戶頭,想辦法兼家教,
可是,一年下來,竟不到出國預算的一半?
要這樣就放棄嗎?我不想,人生,似乎,不要這麼輕言放棄。
尤其是對自己很想的事,很想完成的願望。
- Aug 28 Thu 2008 21:56
安定之前的焦慮
我發現,自己在著急,在焦慮,因為,又要回到倫敦,又要回到一個人,
縱使有藍眼睛先生在身旁,縱使我搬到離他近一點,可是,有時一想到念書時,跟個案工作時,
那些需要支撐自己的能量之大,和需要消化的量之多及之快,就讓我想逃。
逃,是最快的方式,我問問自己,是不是也是自己常用的反應和方式呢?
- Aug 27 Wed 2008 00:53
看見不安,所以安定
直到最近自己才真正地了解,原來是我對未來一年在倫敦的學業有不安和焦慮。
不知是不是年紀大了?對轉換的能力變低,而且害怕會變多。
- Aug 26 Tue 2008 11:34
看自己(三)
最近了解,自己對感情的態度是退縮而負面的。
我在練習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感受,而能不擔心親密關係的破壞或失去;
因為,我總習慣藏著心裡感受,覺得是件小事,覺得自己可以掌握得宜而不用對方擔心;
可是,我才又發現,自己想要被對方了解,可是又躲藏著心裡感受,我總不能這樣永遠藏著,
這樣,好像關係就停滯在原處,無法前進,我以為是哪裡不對勁,才發現,最大的一面牆,其實在自己心裡。
- Aug 17 Sun 2008 17:03
看自己(二)
上次的看自己,悶悶的,找不到出口。
覺得自己像在霧裡行走,充滿未知的步道,可是心裡有著某種清楚的方向在前進,
我無法清楚描述出之後我到底可以賺多少錢,無法清楚描述出我之後的任何職位權利,偏偏這些都是長輩在關心我時,或是說整個台灣的價值觀,就是如此呢?(所以拜訪長輩時,互相私底下比較的是誰的兒子賺了比較多錢,誰的孫子念到博士,誰的孩子領到了多少公司分紅或股利。)所以對於要拜託長輩擔任我教育部留學獎學金的保證人時,有時只能自己堅決保證這是自己要念的,希望這樣的決心可以讓長輩放心,雖然他們看來,念治療畢業不知出來可以賺多少錢。或是念治療出來可以做什麼偉大的事業。
- Aug 08 Fri 2008 22:16
看自己
最近,想好好地回到自己,也可能是這次坐火車遊歐洲,加上Strasbourg and Kehl(法德國界的二個城市)的經驗,加上去德國上課,感受到無國界的部分,突然覺得,台灣好小,視野也好小,有種感傷卻又不知怎麼辦的感覺。
加上看到家裡的一些情況,有種,我的夢想到底值多少錢的感覺?值得我花這些錢去追尋嗎?
又或者我到底在追的是什麼?可能加上個案報告要重寫,我又要把自己的夢想給質疑了一遍。
可是如果留下來,沒有把這個夢想走下去,我又真能追求到什麼呢?
看來,這趟歐洲行,和這年在英國念書、生活的經驗,比起之前的旅行,著實給了我更多東西需要去消化…
- Jul 31 Thu 2008 13:55
旅行
從倫敦─阿姆斯特丹─巴黎─史特拉斯堡─幕尼黑,旅行了快二個星期,今天準備上動作分析的工作坊。
我覺得自己改變了旅行的習慣和喜好,不再喜歡移動太頻繁,喜歡在一個地方待上幾天,最有趣的是去逛菜市場或超級市場,看看這裡吃的用的穿的,我有個愛吃嘴,覺得吃的最接近當地的生活。
(待續)
- Jul 16 Wed 2008 17:05
自己的價值
有天走回家時,我突然在想:
上一段關係,因為對方的不太回應,覺得自己沒有價值(worthless);這一段關係,對方顧慮週到,讓自己覺得無價(priceless)。可是,這些都是因為別人的回應而讓自己覺得的價值,但自己的價值是這樣定義的嗎?我自己又給自己多少價值呢?為什麼需要這樣依靠別人的定義而給自己評價呢?
後來,我發現,我是我自己,不因別人的不同評價、批評,而更改我的本質,我的美,唯有自己能更改,能看見,能真正發揮自己的美。雖然個案報告要重寫,但不過是份個案學術報告,不需要再難過或沮喪,我從那些個案身上學到更多,不影響我所獲得或我本身的本質。
- Jul 15 Tue 2008 16:40
治療師
原來,我把治療師神化了。
或是說,把治療師跟老師等同,等於權威,等於沒有人可以打破、違逆。或許這跟我從小學習老師的印象、或是說自己當老師之後對自己的完美要求,而留下的記憶,覺得治療師也要這麼形成。
其實治療師跟老師,都是人,也都應有專業上的權威,更清楚說,應該是自己的界限。治療師是人,也有感覺,雖然在跟個案互動時,成為一面透明鏡子,或是一塊白布反映回去,但不代表治療師就是神,就是完美,上次我看到我的戲劇治療師在一起工作時,可能被某些場景或話觸動,而眼眶竟有了淚水,不明顯,我卻看見了,她沒有讓她流下來,只有在輕身時,輕輕地用手一抹。
我慢慢學習,治療師沒有站在比個案更高一層的位置,治療師跟個案一起工作,用感受,用各種方式傳達給個案,跟個案一同練習,各種引發心裡感受的課題。